院教[2014]79号
各学院:
截止9月31日,本学期全校在校生共16720人(本科生12028人,专科生4692人),班级416个。其中老生班级311个,学生12358人(本科生8850人,专科生3508人),新入学专升本学生379人(有5个专业单独成班,共6个班,其中英语专业有两个班,其他大部分并入原本科班级)均于
新学期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各学院的大力配合下,开学教学准备工作充分,紧张有序,教学运行情况良好,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地的工作机制。现将开学相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开学教学准备工作
1.编制课表
本学期课表编排仍采用手工编排和“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编排相结合的办法。各学院根据各年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本学期课程教学计划录入系统后,公共课开课学院及专业课所在学院分别根据各年级教学实施计划的规定,对下学期课程予以安排。最后,教务处将全院课表汇总、协调,于2014年6月19日全部编制完成并下发到各学院。
课表编制前,个别学院提出了教学计划异动申请。教务处审核并进行了统计(见附件:《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各学院教学计划异动统计表》)。
2.检修教室及教学基本设施
暑假期间,后勤产业集团、校产管理处于开课前组织相关人员,对多媒体设备进行了调试与维护,更换了投影仪老化的灯泡,检修了电脑,对教室所缺桌椅进行了补充,并在1号楼、3号楼、实验楼1栋新增的30间多媒体教室。
检查组重点查看了新增的30间多媒体教室,询问了教室管理员教室的使用情况。检查情况及问题情况如下:
①新增和调整后的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②保洁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室多余讲台需迁出。后勤产业集团及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马上着手进行了布置,在
③对新增多媒体教室窗帘、防盗网安装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与思路。目前,新增多媒体教室窗帘已安装完毕。
④对教室内黑板污渍清理、大型考试警示牌制作、个别教室漏水处理、教室宣传栏制作等进行了现场办公,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检查工作后,教务处、后勤产业集团、资产管理处立即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与思路,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服务。
3. 召开新学期开学准备会
4.继续加强学院开学自查工作
为进一步推行校院二级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学期继续要求各学院自主对开学教学准备情况、师生到课情况、教材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对设备、实验室等准备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并广泛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意见与建议,在开学第一周通过填报《开学教学检查工作册》完成相关的检查工作,教务处也已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已在一周内进行了处理整改及反馈。
二、开学教学工作检查
为规范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管理,9月1日上午,由校党委书记张国秀、校长胡仲军带队,全体校领导在校长办公室、学工部、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开展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学教学检查工作。
全体检查人员共25人,分为5组,分别巡查了1、2、3、4、5、7、9号教学楼,以及实验楼、阶梯报告厅、艺术楼,检查课堂总数为136,涉及班级164个,涉及老师136人。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较好,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学生听课精神饱满,教室卫生情况良好,绝大部分教材均已到位,各类教学设备运行良好,老师及学生到课情况良好。
但仍有个别老师因校车堵车迟到,个别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少数学生因未及时返校缺课。以上问题已联系相关学院,要求及时更正或给出情况说明。
各学院也组织了由学院领导带队,教学办、学工办参加的巡视组,对相关课堂进行全面巡视,对教师和学生的到课情况、教材到位情况、教室及设备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了检查,并将开学教学检查记录交教务处备案。
三、其他开学教学工作
1.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
2.授课计划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及学校对2014年秋季运动会的安排,教务处于
3.组织通识选修课网上选课,利用“虚拟第三学期”开设尔雅网络通识选修课
本次通识选修课的选课时间已提前至上学期期末,
为了突破课程修读时间、空间的限制,减轻常规学习时段中学生的压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学业修读过程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针对网络选修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特点,我校今年将利用暑假“虚拟第三学期”开设尔雅网络通识选修课。具体修读时间为7月1日-9月1日,考试时间为9月1日至10月24日。本学期共引进尔雅通识选修课10门,选课人数共计1034人次。
据统计,本学期参加选课的学生共计6812名,选课共计10592门次,开设了162个班次。除雅通识选修课外,其他通识选修课已于
4.引进“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课程
为促进高校间课程共享,引进国内高水平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我校引进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课程,该联盟依托MOOC模式组织教学活动。2014-2015第一学期,结合我校师资等情况,选取由上海复旦大学知名教师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创业企业战略与机会选择》2门课,组织学生进行修读。达到课程考核要求的学生取得该课程对应的课程学分,学校按相应课程类别予以记载。最终有101名学生修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该课程与学校同名课程可以学分互认;有34人修读《创业企业战略与机会选择》,该课程按校内通识选修课学分认定。
5.参与“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共享课程建设,互开设网络直播课堂
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是由华中师范大学牵头,联合我省其他16所具有教师教育功能及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高校成立。湖北网络联盟共享课程采用网络直播课堂的形式授课。
本学期,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内五所学校(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将互开设网络直播课堂,五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课堂共享其他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本学期,我校选取部分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修读,最终有44名学生修读由黄冈师范学院陈淑梅教授开设的《汉语趣味方言》;我校谭细龙教授面向联盟学校开设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共有115名学生修读,其中我校30名,华中师范大学的30学生和湖北师范学院的55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学习。
6.开学补考工作
根据《关于2013~2014学年下学期课程补考的通知》要求,学校分别于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9月14日(星期六)组织了通识必修课补考,9月18-20日组织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补考工作。
今年为学校“教风学风建设年”,为严肃考风考纪,营造良好学风,继上学期末学校对考试违纪现象“重拳出击”后,教务处一鼓作气,狠抓补考环节,本次补考工作在规模与形式上都延续了上学期的要求:通识必修课的考试地点设在教室均装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四号楼,而且加强了补考的巡视工作、严格核查学生的证件,严防代考;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补考工作仍由各学院自行组织,教务处统一安排巡视,考统一了考试时间、集中安排了考试地点,加强了补考的巡视力度。
通识必修课的补考共安排三场考试,考场总数共29个,参加考试学生1169人次,监考老师38人(73人次),巡考18人次;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补考涉及全校14个学院,考试科目共308门,考场总数共65个,参加考试学生1666人次,监考老师133人次,巡考27人次。
本次补考共有23名学生违反考试纪律,其中夹带作弊10人,手机作弊5人,交换试卷5人,代考及请人代考3人,教务处在发放《学生拟处分意见告知书》后,已根据《考试违纪认定与处理办法》对相关学生做出了处理。
各学院违纪人数统计如下:
学院 |
违纪学生人数(人)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1 |
会计学院 |
1 |
计算机学院 |
2 |
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 |
6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3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 |
体育学院 |
1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2 |
学前教育学院 |
2 |
艺术学院 |
4 |
总计 |
23 |
7.推动《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
本年度《形势与政策》开课单位由学工部变更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我校经过调研其他院校开课情况,并结合自身实际,调整了《形势与政策》开课方案,从本学年开始实施。
本学年《形势与政策》采用网络自主学习与教师分专题全生面授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我校试引进了尔雅通识网络课程《形势与政策》供2014级全体学生学习,学习时间从本学期第八周开始,延续到寒假结束。教师分专题面授任务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由教师分专题全生面授方式组织教学。本学期的面授分为9个专题(每个专题2学时),将全体2014级学生分为9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接受一个专题的一次面授,其它的该专题未面授班级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页上,进行资料查询自主学习。
《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实行学年评定制。学年总评成绩由网上学习成绩(占50%)与教师分专题面授成绩(占30%)、实践环节成绩(占20%)综合评定组成。
望各学院针对开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各教学环节的管理,不懈怠、不放松、确保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规范运行。
附件:《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各学院教学计划异动统计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