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暑假将开设“趣美自然”体验类通识选修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29


为了满足我校非生物专业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使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逐步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和奥妙,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意识,化生学院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向广大学生推出以户外自然体验为先导、以生物世界的野趣、标本采集及制作、生物与自然摄影为主要内容的生物类通识教育课程。

结合学校“虚拟第三学期”建设指导思想,本学期拟于2015830日至95日开设自然体验类课程,课程为《动物世界的认知与体验》(一个班),学分为2学分,课时数为30,授课形式为集中授课,班级人数编制定额为1530人。课程开展借鉴化生学院专业野外实习的模式,在暑假期间由任课教师带队到化生学院野外实习基地开展户外教学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感知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奇妙之处。

本次课程安排体验路线为湖北罗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该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中国七大基因库之一,是大别山脉最精华的景区,素有“华山险,黄山秀”,山岳风光独特,尤以罗田最佳。

本次课程全部行程为期1周,主要在森林公园内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观察和探秘、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展示、动物生态摄影等内容。授课形式为集中授课,分小组实施,课程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如动物写真摄影、蝶翅艺术画作品、精美动物标本作品、专题体验报告等。课程教学期间所涉及到差旅费用参照化生学院专业野外实习标准由学生自理。全程费用暂定为1000元,含全程交通、食宿、门票、人身意外保险及标本采集制作相关费用,现接受全校学生预报名(报名咨询电话:87945378,联系人:化生学院教学办刘老师;联系交流QQ群:371498783),待系统开放后进入网上选课。

   

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任课教师一:肖长生,男,讲师。2005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59月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生学院专职教师至今,主讲课程为《动物学》及实验,并从2006年开始负责组织实施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具体工作,有着丰富的野外实践教学经验。

任课教师二:陈功轩,男,讲师。2006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20069月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生学院专职教师至今,主讲课程为《动物学》及实验,并从2010年开始负责组织实施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具体工作,有着丰富的野外实践教学经验。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动物世界的认知与体验

学分:2

适用专业:全校  

课时:30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通识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主要目的: 

1.通过对原生态森林公园内各种动物的观察,了解自然界生物的丰富多样及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学习常规小型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3.了解动物及生态摄影的技巧与方法;

4.学习有关标本和蝶翅画等有关动物艺术作品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动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观察;昆虫标本的采集及制作;盒装昆虫标本和蝶翅艺术画的制作。

2.难点:对动物种类的识别(考虑到选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中会适当弱化有关专业性较强的动物辨别的讲解,主要从科学普及的角度去阐释)

三、授课形式:

    野外集中授课,分小组实施。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安排体验路线为湖北罗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全部行程为期1周,主要在森林公园内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观察和探秘、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展示、动物生态摄影等内容。按照课程要求,设定五个课题如下;

(一)动物多样性的观察和探秘

课题目标:

1.深入野外观察各种动物,包括动物的形态、生态环境和行为习性;

2.自然界动物原生态写真摄影。

课题要求:

1.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2.理解动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抓拍自然界动物的精彩瞬间。

(二)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课题目标:

1.学会昆虫标本采集工具和制作工具的使用要领;

2.学会昆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和程序。

课题要求:

1.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

2.按照昆虫标本制作的要领制作一定数量高质量的精美标本。

(三)动物艺术作品的制作

课题目标:

1.昆虫盒装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2.蝶翅画的设计与制作。

课题要求:

1.每人设计制作23份盒装昆虫标本;

2.每人设计制作12份蝶翅画

(四)作品展示及评比

课题目标:

1.盒装昆虫标本的展示;

2.蝶翅画的展示;

3、生态摄影的展示。

课题要求:

1.每人至少参评2份昆虫盒装标本;

2.每人至少参评1份蝶翅画;

3.每小组展示各自的生态摄影照片并互评。

(五)鸟类观察

课题目标:通过肉眼和望远镜观察野生鸟类。

课题要求:了解鸟类的多样性及与生活环境的适应;

五、课程考核要求

1.完成12000字左右的实践考察报告;

2.每小组制作一份35分钟的微视频;

3.每人上交1份盒装标本;

4.每人上交1份蝶翅画作品;

5.以小组为单位参评动物生态摄影,根据质量和数量积分。

六、课程考核标准

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在整个课程实施期间的各种表现、对动物标本的采集及标本制作的各种相关要求是否达标,有关动物艺术作品和动物写真摄影的评比、及考察报告等情况综合评定,分数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五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二者相互对应为: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

七、组织纪律与注意事项

1.所有学生在课程实施之前必须签署安全协议。本课程部分时间是在野外实施,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专业实践的相关要求,服从安排,统一行动。

2.注意个人品德修养和文明行为,要入乡随俗杜绝扰民。

3.特别注意人身安全,未经许可,不得私自登山玩水和离开课程实施区域。

4.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被毒蛇毒虫咬伤,上山调查时严禁穿裙子、短裤、短袖衣衫、皮鞋、凉鞋、拖鞋等。

5.具有团队精神和诚信意识、努力提高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按课程考核的相关要求完成相关课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