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2012]5号
各院(系):
根据《关于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的通知》(院教〔2011〕56号)文件精神,本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以院(系)自查和学校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此项工作已顺利完成。
本次检查分两个部分,一是常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各院(系)对照《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综合考核评估方案》的各项要求来完成检查工作;二是专项评估检查,为了配合学校迎接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结合《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专家组考察评估工作规程(试行)》文件要求,针对“专题评估”中“课程教学运行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现将此次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常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一)总体情况:
1. 2011年11月7日~11月18日为院(系)自查阶段。截止到11月18日,各院、系均按要求完成了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自查工作,并于11月25日前把自查报告交到了教务处。
2. 12月8~9日,教务处组织专家组,根据《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综合考核评估方案》对我校各院(系)本学期前半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具体结果见附件1《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综合考核评估结果》。
从评估情况来看:各院(系)对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的重视程度有明显增强,管理中心进一步下移,教研室一级的积极性正在被调动;规范日常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显著提高,比学赶超的风气日渐浓厚;教学管理的特色进一步凸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大部分院(系)能对照《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综合考核评估方案》的评估指标,针对上学期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检查工作。其中,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工作扎实、特色突出,在检查中名列前茅。建材系、教心系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及评估成绩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但是,也有个别院(系)教学管理的主动意识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急待改进。
根据综合评估,评出优秀等次的是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良好等次的是化生学院、机电系、体育系、经管学院、艺术学院、建材系、教心系、文学院、数经学院、物电学院、政法系。
(二)检查评估情况
检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1. 教学管理
(1)各院(系)领导均很重视检查工作,成立了检查小组,有自查方案、日程安排和自查报告。本次着重考查院(系)自查方案中任务是否落实到人、是否严格按计划开展了检查工作,自查报告是否根据计划对应地进行了总结,数据是否详实。
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系的自查方案与自查报告有针对性,全面详实较好地反映了自查工作。也有部分院(系)在制定自查方案和撰写自查报告时沿用以往学期的文本,造成方案、总结与实际情况不符,已开展的工作(如特色活动)未体现在自查报告中,缺乏数据的支撑。
(2) 各院(系)均很重视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信息收集的面广且渠道畅通,信息反馈注重实效。化生学院收集的教学信息按教师分别汇总后设计制作《教学信息反馈表》提供给教师,要求每位教师阅后针对评教意见签字,将使信息的反馈落到了实处,为进一步进行整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教案比较规范的院(系)有: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系、教心系、经管学院、建材系。其中,外国语学院、建材系、机电系、计算机学院、体育系、文学院分别制作了统一的教案封面及模板。外国语学院、经管学院、教心系还分系或教研室对教师授课教案逐一进行了自查,进行了评价。政法系多数教案不规范。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院(系)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个别教案有直接抄袭之嫌。
(4)各院(系)档案建设意识强,档案归类整理较好。自查表等档案资料均制作统计表与目录,上交和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2. 评教评学
评教评学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单位有:化生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系、体育系等,建材系、经管学院、教心系、艺术学院有很大进步。
(1) 学生座谈会
绝大多数院(系)均由班导师组织召开了学生座谈会,部分院(系)有院(系)领导参加,有记录及纪要,信息的反馈落实情况较好。但个别院(系)也存在学生座谈会参与面不太广,无院(系)领导参加,记载简单,信息反馈渠道不明的问题。
(2) 教师座谈会
大多数院(系)召开了由院(系)领导参加、分教研室组织的以评教评学为主题的教师座谈会。开展得比较好的是计算机学院,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召开教师座谈会共8次,如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座谈会、系主任座谈会、博士座谈会、中青年教师座谈会、主题明确、有详尽的活动记录,且均由院领导组织,邀请督导参加,并有影像资料,收到很好的效果。
从总体上来看,该项检查是评教评学中的而一个薄弱环节。与学生座谈会相比开展情况较差。主要体现在:很多院(系)没有针对评教评学的主题召开教师座谈会,将其他教研活动混杂其间,记录、纪要过于简单,不规范,如物电学院、政法系。
(3) 同行听课评课
同行听课情况有很大进步,听课表的填写进一步规范。本次检查中人均听课达5次且听课表的填写都较认真、详实的院(系)有: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化生学院、机电系、体育系、教心系、建材系、文学院、经管学院。
不足之处体现在:仍然存在分数偏高、评价雷同、课堂情况记载过于简单、只写优点不写意见与建议的情况。艺术学院环艺教研室出现听课表雷同的现象,听课的内容及记载过于简单;个别院、系的部分领导(文学院1位、政法系2位)没有在听课表上填写评价分数和意见与建议。
(4) 教学督导员与院(系)的沟通交流
各院(系)都提高了对督导工作的重视,主动听取教学督导员对本院(系)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重视督导员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院(系)领导与督导员沟通交流反馈的记录及纪要等材料齐全。
个别院(系)与督导员沟通仅限于个人交流,没有由院(系)领导组织、督导参加的教师座谈会,记录、纪要不规范。
3. 教学质量监控
(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大多数院(系)将视角深入到教学质量监控的更深层次,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但也有个别院(系)在制定教学质量相关措施和办法时没有针对自身实际,空话、套话连篇,与实际的执行情况大相径庭,甚至出现抄袭应付的现象。望能根据本院(系)实际及职能部门的明确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在具体要求上加强针对性和契合度。
不少院(系)以此次检查为契机,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和措施。
(2)多媒体教学
各院(系)都依据标准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检查。政法系检查认真,能通过检查指出教师课件和多媒体教学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强。教心系还通过学生座谈会收集了对多媒体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多媒体教学检查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对照标准查找课件存在的技术性问题,一方面通过同行听课和学生评教了解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从以上两条途径找出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将检查的结果作为在后续教学中安排教学任务、提供多媒体教室资源的依据。同时,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复查,切实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从组织检查的情况来看,各院(系)没有充分领会检查的意图,对多媒体课件检查标准的把握不够准确,检查流于形式,检查结果的区分度不够,对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未能很好地进行甄别,未达到检查的目的。
(3)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13个院(系)中,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物电学院、化生学院、经管学院、艺术学院、数经学院、建材系、体育系等十个院(系)有2012届本科毕业生,承担了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任务。建材系是首次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系领导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充分,专门组织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和指导教师的培训,主动向其他院(系)学习,相关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
从检查情况来看:
①各院(系)均能按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日程表完成相关任务。但部分院(系)在制定计划时,答辩完成时间与学校总体的工作安排不符,已要求其进行调整。
②除物电学院、体育系外,大多数院(系)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册》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名册》采用教务处统一格式。建材系、经管学院、数经学院填写较规范。艺术学院各专业的选题册、题名册未统一要求和标准,填写较混乱。
③选题的更新率均超过60%,已达标。文学院对选题更新率指标有控制计划。
④仍有院(系)对论文类型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论文类型的划分不当,客观上造成“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论文”比例偏低,不达标。
⑤部分院(系)未统计选题的更新率和“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论文”比例,未在确定选题前进行主动干预和调控,导致上述指标未达到评估要求,后期也无法进行补救。
⑥艺术学院部分指导教师指导的篇数>8篇,不达标。
4. 实验教学
本项检查主要是根据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标体系要求,主要考查了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学日常管理的规范程度及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
(1)大多数院(系)领导都比较重视实验教学,分管领导管理到位,实验室主任工作得力。但个别院(系)的领导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院(系)的实验教学没有起色。
(2)实验教学四联表的填写不够规范。计算机学院填写情况较好。
(3)实验报告填写不够规范。
5. 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开展较好的院(系)是外国语学院和计算机学院。进步较大的院(系)有机电系、物电学院、经管学院、建材系。
从教研活动的次数看,13个院(系)以系(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活动的次数基本都在4次以上,多的达到9次以上;
从教研活动的内容看,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逐渐增多,主题较显明,教研活动记录和教研活动统计表填写情况有较大进步,活动内容记录基本详实。
从教研活动的效果看,外国语学院和计算机学院教研活动效果好。
从总体上来看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较往次有很大进步。
首先表现为形式完备。从材料的完整性到材料的装帧,从活动记录表内容的设计到填写,从活动的主题到内容记录,从活动的总结到教研室主任签名甚至教研活动的反馈记载等,可以看到院(系)重视与加强基层教学管理与建设的意识普遍有所提升,教学管理的力度在加强。
其次表现在教研活动的内涵建设上,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以外国语学院为代表,教研活动主题显明,围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来设计、开展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教研室主任工作痕迹明显,作用突出。另一种以计算机学院为代表,将教研活动的主题瞄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规划,体现出很强的参与顶层设计的意识。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研活动的开展单位导致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有些学院是以系为单位开展的教研活动,有的学院发文成立了三级教学管理的组织架构,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活动,有的学院则是系和教研室混合开展和统计。
(2)有的院(系)教研室的名称使用不规范、不一致。
(3)有个别院(系)的教研活动有明显造假嫌疑。
(4)教研活动的效果总体有待提升,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6. 特色
1. 有些院(系)根据本专业特点,组织教师或学生开展了专业特色活动。
外国语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外游长松教授与我院教师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就“大学英语的教与学”进行深入的交流;组织教师参加2011年中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邀请外教Nicole Last、Toby为教师做关于美国文化的专题讲座;言情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陈俊森教授日语系全体教师及学生做关于“重视心灵理解的日语教育”的讲座。
计算机学院邀请了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周怀北教授做题为“求知、发现、发表”的精彩报告。为进一步明确学科方向,拓宽教师学术视野,促进教师了解世界相关学术前沿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提高师生学术交流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参加“湖北省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合作联盟”2011年度高校成员单位工作会议、第三届“经济类・管理类基础课程教学报告论坛”。
艺术学院举办了第二届教师专业水平展示暨庆祝建校八十周年活动。《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交响音乐会和舞蹈专场演出在大礼堂隆重上演。设计美术系学生专业水平展示也进行地如火如荼。
机电系为迎接“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第三届”,承办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三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经管学院安排经济系教师李敬就科研项目申报做了专题报告,安排暑假从英国学习归来的教师常静进行经验介绍。
教心系在上学期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试点进行专业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在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教育学三个专业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专业满意度问卷调查工作。
文学院实施了“阳光教学”活动,为加强学生与教师们的交流,组织了教授恳谈日和院长茶聚会活动。
2. 部分院、系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凸显了自身教学管理方面的特色:
计算机学院、化生学院严格落实了班导师制。体育系、计算机学院重视考风考纪建设,采取设置诚信考场、改革考试方式等措施加以保证。
机电系组织教师对新建本科专业――机电技术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1门)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较全面的编制,并对此专业的6门主干课程的建设提出了近五年的建设方案。
建材系、经管学院、化生学院、政法系狠抓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院(系)一级的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课程教学运行质量” 专题评估:
(一)评估方式
1.12月9日,根据本学期《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各院(系)分别指定1个本科专业的1门专业课程(共13门课程),上交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考试试卷及相关档案材料(含考试命题、阅卷评分、试卷分析、成绩统计)。
2.12月12日~20日,由教学督导员深入被查课程的课堂,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为依据,对讲授内容的执行进度作出评价、对授课使用的教材以及教材内容的处理情况作出评价、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是否有利于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的实际效果作出评价。
3.12月27日前,由教学督导员分别就被查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质量及教学计划编制质量进行评估。
4.12月12日~27日,由教务处组织专人根据被查课程课程考试试卷及相关档案材料对该课程考试运行质量的命题计划、阅卷评分、试卷分析、成绩统计等各方面进行评估。
(二)检查评估情况
1. 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质量
(1)总体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大纲都具有以下特点:
①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能体现专业培养方案精神;
②教学要求针对性强,符合课程性质特点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
③教学内容安排科学、重点难点突出、时数分配合理,并反映单元教学目标要求;
④章节安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培养的形成规律;
⑤大纲文本的编写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可操作性强。
(2)不足主要体现在:
2008年编制的课程教学大纲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全配套,个别课程大纲与实际授课计划在学时方面出入较大。各专业要认真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抓好大纲编制质量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另一方面要狠抓大纲执行不力的问题。
2. 教学进度计划(即授课计划)编制质量
(1)总体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学进度计划(即授课计划)都基本做到:
①课程教学的总时数和各单元(章节)教学时数的分配符合教学大纲规定要求;
②各单元教学内容的进程安排,符合教学大纲的编排顺序或本课程的内在逻辑要求;
③内容填写较规范,教研室和院(系)审签手续齐全、执行认真;
④实际使用的教材与大纲规定的教材基本一致。
(2)不足主要体现在:
①除开教学周数调整的影响之外,与大纲上的学时分布有出入,个别课程相差较大(72与51),个别课程出现总学时超过教学大纲总学时的情况;
②节假日调整情况未在授课计划中体现,人为造成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不符;
③教学时数不是以2学时为单元编写;教学内容栏没有章节信息;讲授内容与实验(上机)内容多数混合编写。
④审签手续不完备,教研室和院(系)的监控不够到位,个别教研室主任、院(系)领导无人审签,反映处审签制度的不完备。
3.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1)从教学督导员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为依据,深入被查课程的课堂听课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课程能够做到:
①讲授内容的执行进度与计划基本一致;
②大多数课程使用新教材或“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优秀教材,教材内容的处理情况较好;
③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有利于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实际效果良好。
(2)不足主要体现在:
①进度与授课计划有出入;
②部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够好。
4. 课程考试运行质量
大多数课程的命题、阅卷、试卷分析、成绩统计均符合《考试工作规程》的要求,不足之处在于:
(1)命题方面
①个别试卷命题有错误;
②个别双向细目表的填写有错误、不规范;
③问答题、计算机题等主观题未给出评分要点。
(2)阅卷评分方面
①问答题、计算机题等主观题未按评分标准给出小分;
②个别试卷未按小题给出得分;
③部分试卷出现总分错误;
④个别试卷分数改动处无教师签名。
(3)试卷分析方面
①个别试卷对学生答卷反应的诊断较简单;
②个别试卷针对教学的主要薄弱环节,提出日后改进措施过于简单。
三、希望与要求
1. 请各院、系针对通报中反映出的问题自觉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的主动性,积极解决问题,找到适合本院(系)、本专业发展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各院(系)评估的具体情况见《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综合考核评估情况反馈》、《课程教学运行质量评估情况反馈》,将分别下发到各院(系))
2. 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效。
3. 院(系)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实验教学中心的要求进行实验教学管理,并认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室记录本和实验报告册)的及实验教学四联表的填写。
4. 请各院(系)领导充分调动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依靠自身力量,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杜绝抄袭、造假的现象。
附件:《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综合考核评估结果》
教务处
2012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