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3年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13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决定开展2023年度教师教学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我校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引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钻研教学设计,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推动我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二、竞赛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广泛参与和层层择优选拔坚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能力坚持程序严谨、规范。

三、组织机构

由校领导、教学委员会、教师发展中心工会、教务处组成学校竞赛组委会

学校竞赛评委由相关校内外专家组成,每个竞赛组聘请评委3-5人。

各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督导、教师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

、参赛对象

各学院在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有良好的师德风范,近三年无教学事故发生,年度教学考核合格以上。

、比赛实施

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1、参赛要求

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已获得上一年度省级比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主讲教师不再推荐参加同一组别的比赛

2、竞赛分组

分为教学创新赛道与课程思政赛道两大组,其中教学创新赛道组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课程思政赛道组不区分专业技术职务等级。

3、计分方式

校赛总成绩为初赛成绩与决赛成绩的总和,即由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部分成绩组成,具体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1。

4、竞赛实施

分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阶段,所有流程与评分标准均参照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1)网络评审阶段。各学院将推荐教师的参赛材料(每学院限报一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等交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网评满分为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成绩占20分。10月下旬将根据网评情况确定进入决赛的名单。

2)现场评审阶段。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PPT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5-10分钟的提问交流,现场评审满分为40分。决赛将于11月下旬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5、材料提交

1)大赛申报书及参赛教师名单汇总表

大赛申报书(附件1-2)及参赛教师名单汇总表(附件1-3)以学院为单位于10月20日前提交,纸质版(一式一份)交至行政楼230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503885586@qq.com,联系人:高于朴。

2)课堂教学实录视频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1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视频文件要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实录视频的具体拍摄录制可在教务系统借用4203、4210教室。

3)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报告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字体,正文:仿宋_GB2312三号字体,行间距:固定值28磅)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两项材料于10月20日—10月25日提交。

6、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人员及评审情况,按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1、参赛对象

1984年8月31日(含)后出生的教师(凡参加过近三年教学竞赛且获一等奖者,不再参赛)。从事教学工作满三年且近三年年度教学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各学院根据初赛结果择优推荐参赛教师,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2-1。

2、竞赛安排

1)学院初赛即日起至11月17日进行,由各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要求学院初赛评委中至少要有一位教学督导参加。

2)校级决赛由教务处、校工会联合举办,决赛将于12月上旬进行。

3)按课程性质分为文综组(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综组(计算机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3、竞赛内容

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具体评价标准见附件2-2。

1)教学设计(20分)

教学设计是指以1个学时为基本单位,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安排。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方法策略、评价体系、章节重点、难点解析、提问互动、案例引入、教学进程、板书设计、课程思政、参考文集、课后作业、学科前沿等多个方面。

选手需准备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此部分由参赛选手在比赛前自行完成。评委将对整套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打分

2)课堂教学(75分)

参赛选手面对评委进行课堂教学。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评审。

选手需准备参赛课程20个学时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20分钟此部分由参赛选手在比赛前自行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要包含在提交的教学设计内容之中评委现场评分

3)教学反思(课堂提问与答辩5分)

此部分规定时间为10分钟。参赛选手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现场休息准备,随后进行口头反思和现场答辩,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评委现场评分。

4)注意事项

参赛课程不得少于24个理论学时;文件中的“课堂教学节段”,特指课堂教学环节20分钟内的教学内容。参赛课程在15章以内的,要求节段覆盖所有章,章可以重复。15章(含)以上的,选取的20个节段须涵盖该课程2/3以上内容,且不能少于15章。所选节段不能避难就易、避重就轻,一定要反映所在章节的重点。

4、竞赛要求

1组织要求

各学院要加强对院内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遴选优胜者进入学校的比赛,确保校赛活动有序开展。

(2)材料要求

参赛选手填写《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登记表》(附件2-3)纸质版和电子版提交

各学院填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选手信息汇总表》(附件2-4)纸质版和电子版提交。

参赛课程的教学设计汇编本(7份)附件2-5纸质版提交。

交至教务处教学科231室联系人:杜文娟,联系邮箱36210594@qq.com,截止时间:20231120

5、评审与奖励

本次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获奖名额根据参赛人数确定。


附件1-1: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pdf

附件1-2:教学创新大赛申报书.doc

附件1-3: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汇总.xlsx

附件2-1:第十届青教赛名额分配.docx

附件2-2:第十届青教赛评分表.docx

附件2-3:第十届青教赛竞赛登记表.docx

附件2-4:第十届青教赛竞赛汇总表.docx

附件2-5:第十届青教赛参赛课程汇编.docx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

2023年9月13日